顛覆認知! 研究:160萬年前人類已能說話
〔編譯陳成良/綜合報導〕人類是何時開始能夠使用語言溝通?這個看似基本卻令許多科學家感到困惑的問題,或許終於找到解答。最新研究指出,人類最早的語言形式大約可追溯至160萬年前,遠早於之前廣為接受約20萬年前的說法。這項發現顛覆了人類語言起源的傳統認知,雖然細節尚待深入探索,但它為人類演化史提供了新的視角。
英國《獨立報》27日報導,英國考古學家米森(Steven Mithen)在新書《語言之謎》中,綜合了考古、解剖古生物學、基因、神經科學和語言學等多方面的證據,分析出人類語言的起源可能發生在160萬年前的東非或南非地區。
米森博士任教於英國雷丁大學(University of Reading),他表示:「人類學會說話的能力毫無疑問是其後續身體和文化演化之關鍵。因此,確定語言最早形式出現的時間非常重要。」
根據目前的科學研究,160萬年前地球上的人類是智人(Homo sapiens)的祖先,也被稱為早期智人(Early Homo sapiens)或直立人(Homo erectus)。他們已經具備了一些現代人類的特徵,例如直立行走、使用石器工具和火等。
在研究中,米森注意到人類大腦在200萬年至150萬年前期間出現快速增長,並在額葉區域首次出現與語言產生和理解相關的「布洛卡區」(Broca's area)。這一區域可能演化自負責手勢溝通的早期結構。
同時,約180萬年前雙足直立行走能力的提升,以及頭骨形狀的改變,可能改變了人類發聲道的形狀和位置,為發音做好了準備。
此外,考古紀錄顯示,在身體條件相對較弱的情況下,人類約200萬年前開始獵捕大型動物,這需要團隊規劃和協調,語言的出現無疑是人類發展這種能力的重要因素。
研究中指出,大約160萬年前,人類開始傳承複雜的石器製作技術,這需要跨代傳遞知識,同樣暗示語言的存在。而大約140萬年前,人類大規模擴散到不同的生態環境,語言協助了這一過程的規劃和實施。
米森教授認為,在160萬年前,人類只能發出有限的聲音和手勢,無法用於規劃未來行為。真正的語言必須包含單詞、基本語法等元素。他相信某些現代語言中的單詞透過發音或長度,來描述它們所代表的對象,可能源自人類最初的語言形式。未來,科學家或可試圖重建這種原始語言的組織結構。